iPhone6s和iPhone6sPlus中的最重要功能3DTouch自推出以來就一直受到不少非議,部分科技撰稿人認為這一功能帶來的噱頭遠遠大于其實際意義。但同時也有不少分析人士相信,目前還只有蘋果一家智能手機廠商能夠熟練掌握這一技術,雖說現(xiàn)階段3DTouch可能還不是用戶在選用智能手機時的“必選”功能,但從長遠來看這一功能勢必會為整個iOS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巨大積極作用。
同蘋果以往發(fā)布的iPhone新功能一樣,目前許多開發(fā)商還沒有充分利用到3DTouch的巨大優(yōu)勢。這一功能在推出時就被蘋果標榜為“下一代多點觸摸技術”,并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之前推出的ForceTouch壓力感應技術改良而來。簡單來說,這一功能的加入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全新維度的操作模式,同時大大提升了設備的操作效率。
雖說蘋果一直在鼓勵開發(fā)者將這一技術納入應用開發(fā)流程中,但卻不允許開發(fā)商天馬行空的對其進行自定義開發(fā)。分析人士認為,蘋果這么做主要是為了避免這一技術在日后出現(xiàn)碎片化問題。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用戶在支持3DTouch技術應用內的操作同不支持3DTouch應用內的操作方式完全不同的話,用戶和開發(fā)商無疑會感到頭疼不已,而蘋果也會因為在同一平臺創(chuàng)造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操作體驗而飽受質疑。
畢竟,如今的蘋果通常只會利用這一技術在應用圖標層面增加一個快捷界面,而這一作法不會改變應用的整體用戶體驗。當然,我們的確可以利用這一功能更快的進行自拍或者錄制慢動作視頻,但這對于非iPhone6s用戶而言并不重要。
同樣的道理,蘋果在去年9月發(fā)布會上重點強調的“PeekandPop”功能的確會大大加快我們預覽圖片、視頻、短信和電子郵件的速度,但這些也同樣不會改變iOS的整體用戶體驗,僅僅是提高了使用效率而已。
飽受質疑
國外科技媒體MacWorld長期撰稿人賈森-斯內爾(JasonSnell)認為,蘋果必須在今年內通過為3DTouch增加更多功能的方式改善其用戶體驗。因為對于已經習慣于使用3DTouch的用戶而言,無法在諸如控制中心或者其他一些蘋果原生應用中使用這一功能是非常糟糕的體驗。當然另一種可能是,就連蘋果自己都沒想清楚3DTouch今后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更令人沮喪的是,目前蘋果僅為iPhone6s和iPhone6sPlus加入了3DTouch,但更新的12.9英寸iPadPro、9.7英寸iPadPro和iPhoneSE都不支持該功能。至于蘋果大力宣傳的“PeekandPop”功能,斯內爾則認為該功能其實并不實用,也并沒有許多用戶會經常使用到這一設計。
“換句話說,大部分時間我沒有看出3DTouch相較于傳統(tǒng)操作方式的優(yōu)勢。只能說,這是一個針對我們尚未碰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這也正是蘋果開發(fā)這一技術時的最大問題。”斯內爾說道。
與此同時,知名蘋果博主約翰-格魯伯(JohnGruber)也對此持有相似的立場。
未來意義
不過,如今蘋果對于3DTouch技術的投入有可能為未來iPhone的設計鋪平道路。根據(jù)坊間流出的信息顯示,未來iPhone將徹底取消實體按鍵的設計。如果這一傳言成為現(xiàn)實的話,那么該公司就非常有必要培養(yǎng)出能夠熟悉3DTouch操作方式的用戶群體,因為3DTouch極有可能需要替代此前Home鍵的功能。
只有在那時,蘋果才會為開發(fā)者利用3DTouch放寬限制,并將這一功能部署到盡可能多的應用和操作界面中。
而且,雖然“PeekandPop”功能的實用性有限,但這卻是蘋果讓更多用戶能夠熟悉3DTouch的重要方式。通過這一功能,蘋果證明了3DTouch不僅僅可以為蘋果原生應用創(chuàng)造快捷方式這么簡單,而可以擁有幾乎無限的應用可能,只是該公司希望讓開發(fā)者有序的探索其未來應用方式。
平心而論,如今的3DTouch雖然還稱不上完美,但也絕不至于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在我看來,這一技術更大的意義是作為蘋果未來iPhone路線圖上的一塊重要拼圖。
值得一提的是,據(jù)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報道稱蘋果正在開發(fā)新型壓力感應顯示技術。該技術類似于iPhone6s上的3DTouch,但能夠將適用范圍擴大到iPad這樣尺寸的屏幕中。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現(xiàn)在還無法將現(xiàn)有3DTouch技術用于更大尺寸屏幕中,就比如iPadAir產品線的9.7英寸面板。因此蘋果目前正在開發(fā)一項可同時兼容iPhone和iPad的新技術,未來可能會支持12.9英寸iPadPro,后者是蘋果當下最大的iOS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