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部分訂單遞延,加上在新機備貨需求的帶動下,以及群創(chuàng)產線受地震影響已逐漸復原,3月的面板出貨量有望加溫,并可望延續(xù)至第2季,業(yè)界估計,第2季全球5代以上面板生產線的平均稼動率有望上看近9成水平,至于后續(xù)的庫存水位,將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時序即將進入第2季,根據IHS調查顯示,2016年第1季面板廠的平均稼動率達80~83%,相較于2015年第4季僅于小幅下調3~5個百分點,除了5代廠與10代廠的稼動率偏低外,從面板廠的平均稼動率來看,并無特別反應出市場需求疲弱的現象。
面板廠第1季調降產能利用率的幅度并不高,進入第2季后,IHS估計全球5代線以上面板生產線的平均稼動率將自第2季起拉高,預測將有接近9成的水平。至于庫存方面,預期第1季仍落在健康的4周水平之內,尚無面板庫存偏高的警訊出現。
雖然面板廠在淡季時并無特別進行降低產能利用率的調整,但有進行例行性的產線或機器歲修,另外,產線導入新技術,則是另一個重點,例如進行0.4t薄型玻璃的測試,以及導入高階產品制程COA(ColorfilterOnArray)等,這樣的做法,使得整體面板的玻璃投片量在淡季時并未大幅度衰退。
此外,面板業(yè)者也考慮到成本問題,主要原因是面板價格持續(xù)下滑,若是面板廠商降低稼動率,折舊攤提后會使得每片面板的平均生產成本增加,將進一步降低面板廠商的報價競爭力,同時也會造成市占率萎縮等諸多弊端。
在此情況下,降低稼動率并不是目前面板廠商的優(yōu)先選項,特別是針對7代線以上的電視面板產品。因此,維持稼動率并推動面板上游零組件成本的優(yōu)化,加強成本競爭力來換取訂單,是當前面板廠的主要核心策略之一。
雖然如此,但終端的需求不見成長仍是隱憂,包括筆記本電腦、液晶監(jiān)視器與平板計算機等應用在2016年都有衰退的危機,智能型手機成長力道減緩,液晶電視則處于飽和狀態(tài),在此情況下,品牌業(yè)者對于采購面板的意愿或許會更加保守。
由于目前面板價格低陷,不少業(yè)者已經步入虧損階段,面板廠同時面臨成本底線的保衛(wèi)戰(zhàn)以及產能的壓力,在內憂外患的挑戰(zhàn)下,面板廠第2季若仍維持近9成的稼動率,需得關注終端庫存有無進一步去化,倘若無法有效消化,面板廠的高稼動率,反而會為后續(xù)帶來庫存升高的風險。
此外,業(yè)界也在期盼2016年巴西奧運可以拉動面板需求,但由于總體經濟不穩(wěn)定,加上石油價格下跌,以及新興市場經濟成長趨緩等因素,也讓部分業(yè)界人士擔憂運動賽事不一定會對面板需求帶來正面幫助。
根據IHS預估,2016年全球平面顯示器市場營收將比2015年減少6%,預期將僅達1,200億美元,恐怕會跌至2012年以來的新低。
不過,由于大尺寸UHD和8K面板需求較為強勁,平均銷售價格下跌速度相對較慢。此外,由于更大尺寸的電視面板需求上漲,預估2015~2020年間的平面顯示器出貨面積年復合成長率為5%。
電視面板4月報價跌深反彈
電視面板價格露曙光?市調機構IHS旗下的Displaysearch表示,在南臺灣強震影響群創(chuàng)產出、三星制程轉換不順影響下,產能吃緊,加上大陸彩電業(yè)者在中國大陸、美國都推出新的電視促銷方案,盡管整體面板庫存水位仍高,但32吋、40吋、43吋電視面板4月開始價格將出現反彈,這也是9個月以來首度出現回升。
DisplaySearch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以面板產業(yè)來說,庫存仍維持在不健康的高水位、但出現價格反彈的狀況,在以前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事實上,在2007、2011與2014年都曾經出現過,而原因都是電視品牌業(yè)者積極拉貨所帶動。
而目前的狀況是,在市場需求的主流尺寸從32吋向40~43吋逐步轉移,32吋面板不論價格還是需求都不斷下滑,面板廠決定降低32吋產出,帶動32吋價格上揚。加上三星的8代廠與7代廠正在進行制程轉換的過程、難免出現不順,已經降低三星40吋面板產出量,而年初南臺灣的強震,更讓群創(chuàng)的6代廠受傷、影響產能,在此同時,電視品牌業(yè)者卻打算搭配促銷,大量推出新款40吋電視,吸引更多消費者從32吋轉向40吋電視。
另外,由于大陸有高達2.5億臺使用超過10年的舊電視有待汰換,大陸彩電業(yè)者如TCL、海信、康佳等推出300~1,000元人民幣不等的舊換新折價促銷,帶動大陸彩電面板采購從3月重新啟動。
也因此市調單位預估,4月開始就會看到電視面板價格反彈,尤其以32吋、40吋、43吋為主,這也是9個月以來,電視面板首度出現價格回升,估計整個第2季平均價格的反彈水平約在2~5%左右。
不過市調單位也提醒,面板庫存水位高,電視面板價格反彈有可能只是短期現象,即使今年有里約奧運的利多,但電視品牌業(yè)者多不預期今年電視銷售量能有多好,因此市調單位暫時將這波的電視面板價格升高,視為因供應鏈緊俏而帶來的價格跌深反彈。
40吋將取代32吋躍今年液電主流
根據IHS統(tǒng)計指出,今年40吋~48吋產品,將占整體面板出貨近4成的比重,已經超過32吋的26.8%。
IHS研究總監(jiān)謝勤益指出,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全球主要品牌廠40吋產品比重都在2成以上,43吋占比也有1成多,顯示整體液晶電視市場板塊已經往40吋移,有機會去化今年面板廠的新產能,減少供過于求的壓力。
根據IHS報價指出,目前40吋半成品opencell售價已跌到86美元、43吋目前則是跌到92美元,處于超跌的情況,可望刺激40~43吋的買氣,同時32吋也成直接受惠者。但由于40~43吋價格夠低,今年可望取代32吋電視面板成為市場主流。
目前43吋陣營是以友達(2409)與韓國的樂金顯示器為主,主要是利用7.5代生產,而今年中國面板廠也會加入,至于三星則是以40吋產品為主力。奧維云網大資料產業(yè)鏈研究中心分析師王曉宇指出,為了配合品牌廠的價格策略,在不同的地區(qū)推不同的尺寸的策略。
群創(chuàng)除了39.5吋外,也會推45吋加入戰(zhàn)局,并且配合8.6代廠在第3季量產前,先以8.5代廠策略性生產以試水溫,提前為45吋做布局,以期在8.6代量產后,就能直接銜接上來。
如果群創(chuàng)的45吋產品價格有競爭力的話,將會直接沖擊到40與42、43吋的市場。謝勤益說,由于三星改線、夏普出售未定,產能受限,群創(chuàng)地震影響39.5吋產出,整個39.5與40吋陣營產能受限,因此,中國品牌廠急著到處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