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月,《顯示與觸摸》雜志曾刊登《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力量》一文,以龍福觸控為例,講述其如何聯(lián)合產業(yè)力量破解了OGS良率過低的難題。
但近期飚哥走訪多家手機供應鏈廠家后,仍然發(fā)現絕大部分廠家還在遵循過往的商業(yè)模式和思維,在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方面,鮮有試水。
今天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是手機閱讀的全新時代。這一特性給手機供應鏈廠家塑造自身品牌,以及推廣產品,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
過往,手機供應鏈廠家根本沒有渠道和機會接觸終端消費者,但今天也許通過一個有趣的視頻或者感人的文字,就能將其企業(yè)文化和產品功能,直接銷售和影響到終端消費者,甚至可能激發(fā)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最終影響自己下游客戶加大供應量。
可能業(yè)界會說,飚哥又在癡人說夢,異想天開。但有意思的是,《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成功》一書似乎也是成功人士必讀的教科書之一。
前兩天,一家納米材料公司的高層過來走訪,聊及其生產的納米材料可以讓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平板和智能手表等等)增加一些防水性能,但卻又無法做到在任何環(huán)境下的100%防水。最終結果變成:消費電子產品增加了成本,而廠家卻不能將防水功能作為產品新賣點,進行市場推廣。
“要知道,手機故障的60%來自于水禍。若添加我們納米材料,手機在有水的情況下,無損率達到70%。”該高層很是苦惱。
因為,早在2013年,該納米材料公司為了影響終端消費者,還耗資千萬元在深圳華強北開了一個店面,專門幫助有需求的終端消費者,對其手機進行防水處理。運營的結果卻是,該店面一年可預期的收入還不到100萬元。結果當然是,關門走人。
飚哥跟這個高層思維碰撞兩個小時后,發(fā)現如果采用移動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有可能破解納米材料防水功能遭遇的市場難題。
古人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一部分利益,與客戶共同啟動該市場,用移動互聯(lián)網內容傳播方式,傳播“手機故障的60%來自于水禍,若添加納米材料,可讓手機避免70%水禍。”的消費理念,提升終端消費者的認知。最終理想狀態(tài)當然是,手機產品將添加防水納米材料作為標配。
具體操作方式是,防水納米材料在選擇客戶時,以超低的成本吸引客戶合作,讓客戶將自己所犧牲的利潤用于“納米防水”消費理念和產品推廣。一方面,客戶獲得了獨特的市場推廣方式;另一方面,“納米防水”消費理念也將逐步深入人心,合作雙方實現共贏。
當然,這的確是一個近似理想化的商業(yè)設計,但若不去試試,怎么知道不能成功。
今天藍寶石在手機行業(yè)推廣,似乎也遇到成本過高和消費者的接受度等等類似問題。其實也可以用上述跨界合作方法,或者會有異想不到的結果顯現。誰說,藍寶石手機蓋板或保護膜,不能獨立形成品牌。連康寧都有“大猩猩”玻璃時,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因為,今天的時代已經不同,作為手機供應鏈的你們,也可以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根本在于有無想過,根本在于通過何種渠道,根本出于要給終端消費者傳播什么內容。
你能,你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