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移動終端設備朝著輕薄化、精密化發(fā)展,粘接工藝也正不斷取代傳統(tǒng)的螺絲工藝成為移動終端設備實現輕薄、精密的主要手段,基于此,點膠技術也隨之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從而拋棄了原有的傳統(tǒng)工藝。
點膠技術的發(fā)展也推動著點膠設備的更新換代。一直以來,國產設備都受限于技術和資金等條件,飽受爭議。同樣,作為設備廠商的深圳市騰盛工業(yè)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騰盛”)也未能避免這樣的遭遇,公司總經理盧國明毫不避諱地對《手機報》談到,前幾年推出第一代點膠機送樣給國內上市封裝大廠的時候,直接遭到對方的回絕,因為其點膠精度只有日本武藏點膠機的85%,即使價格非常優(yōu)惠。“國產設備要想走進大廠,前提是精度與武藏差不多,價格至少比武藏便宜30%,最好50%以上,還要包括付款和售后等在內的服務。”
正是基于這種原因,盧國明下定決心專注于點膠設備的生產和技術研發(fā),立志打造出國內一流的點膠設備。從2003年到現在,騰盛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從最開始的計算器、MP3、DVD激光頭,再到太陽能設備、LED、手機攝像頭鏡頭、VCM馬達以及手機觸摸屏領域,騰盛靠著其過硬的技術實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總經理盧國明
而發(fā)展至今,騰盛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在攝像頭領域已經與光寶、舜宇、丘鈦微、信利、歐菲光這些在行業(yè)中舉足輕重的大客戶展開合作,“到目前,騰盛已經向舜宇光學提供一百五十多臺TS300HP+CCD帶數據定位、測高的點膠機。”盧國明對《手機報》記者如是說。
瞄準攝像頭領域
《手機報》:騰盛去年的營收以及今年的營收目標是多少,月產能狀況如何?
盧國明:騰盛去年營收一個多億,今年的營收目標是1.6億?,F在公司的點膠機月產能大大小小能達到2000多臺。
騰盛從2003年發(fā)展至今,目前做點膠機的員工就達260人,其中研發(fā)人員接近50人,這種規(guī)模在點膠機行業(yè)算是比較少見的。
雖然騰盛進入攝像頭領域的時間不長,但是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已經和舜宇、丘鈦微、信利、歐菲光等一線模組廠商有過合作。
另外,年底騰盛將會推出一整條VCM全自動線,可以緩解人力問題?,F在半自動化設備的一條線是25個人,而通過投入這樣一條全自動化設備的產線,可以將一條線的人數減到10個人左右。
《手機報》:伴隨著功能機不斷向轉智能機的轉變,國內攝像頭模組市場的總量大概是160KK到200KK每月,而針對攝像頭領域,騰盛會加大側重點嗎?
盧國明:明年騰盛會將會把重點集中在攝像頭領域。在此之前,公司一直在關注手機攝像頭行業(yè),只是在市場上、技術上都沒有形成聚焦,在通過與很多攝像頭領域的專業(yè)人士們聊過之后,也認識到這個行業(yè)的巨大潛力。后續(xù),騰盛將會加大在攝像頭的市場力度,將側重點轉向攝像頭行業(yè)。
在手機這一塊,明年騰盛也會做窄邊框點膠,目前已經與聯想、TCL、VIVO、OPPO達成了合作以及華為也在對公司產品進行測試。
《手機報》:騰盛在攝像頭領域是如何進行客戶的選擇定位呢?
盧國明:目前公司主要是集中在中高端,公司聚焦服務好這些客戶。公司將通過不斷的資源整合,為分散型的小客戶提供更多優(yōu)質的服務。公司長期的服務宗旨是:全力心地服務于客戶,并致力于不斷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
創(chuàng)新、定制化服務贏得市場
《手機報》:目前在市場上做攝像頭點膠機的企業(yè)也比較多,那騰盛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
盧國明:首先,騰盛是個技術型公司,有非常充沛的技術人員,共有技術人員70多人,技術研發(fā)人員就有近50人。其次,在技術上,公司與一些知名的大企業(yè)形成友好合作——為舜宇、信利、丘鈦微提供過點膠機。因此,在客戶在與我們談合作時,聽到這個就產生很大的興趣了,合作之前,我們先提供方案給客戶,與客戶共同協調并選擇最合適機型。所以說,騰盛在手機設備這一塊有一定的積累,有為大公司服務的經驗。公司一直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為客戶提供不一樣的產品體驗。
《手機報》:模組廠商一般比較關心設備的穩(wěn)定性和易操作程度,騰盛的點膠設備如何解決客戶對于這兩方面的顧慮?
盧國明:從客戶角度來說,主要看的是性價比;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還有使用的習慣性。像舜宇用了騰盛的一百多臺點膠機,員工對現有的機器操作已經很熟練,如果換一個不一樣的設備,他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不好用,這就是使用的慣性。
另外也有易操作性。這不僅僅是員工的事,也是我們設備廠商要去做的事。我們設備商必須了解客戶的工藝制程,提供簡便,易學、好用的這個點出發(fā),作為設備商需要帶領客戶的員工,讓他習慣這個設備。
其次,設備的穩(wěn)定性其實是最重要的,設備的穩(wěn)定性與技術的先進性、主板的穩(wěn)定性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設備出貨量有多少臺決定我的穩(wěn)定性。出貨量1000臺與出貨量100臺相比,通常是出貨一千臺的穩(wěn)定性高。
目前,騰盛的出貨量在國內是最大的,加上在這個行業(yè)有11年的生產銷售經驗以及獨立開發(fā)的系統(tǒng),所以公司占了很大的優(yōu)勢。目前市面上很多設備的系統(tǒng)可能是外包的,或者是用通用版本,而騰盛采用的是個性化的版本,從這一層面,可以保證迅速為客戶進行修改。響應速度快、創(chuàng)新能力快這都為公司贏得市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至于售后,騰盛負責售后的只有兩個人。這都是基于對產品的信心。作為用戶來講,如果在兩年三年之內設備經常壞掉,那還不如買一臺新的,因此騰盛的產品對客戶來說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
市場競爭催促技術創(chuàng)新
《手機報》:如何看待于目前點膠設備市場?
盧國明:點膠設備在中國點膠電子設備里面不算小。如果說持續(xù)發(fā)展的話,發(fā)展也是很久的。以前手機打螺絲的多,現在的手機基本上沒有打螺絲的了,有也是后蓋板有幾個螺絲,基本上都是用粘接,包括邊框點膠。而未來,手機越來越薄、平板電腦越來越薄、這都需要粘接來實現,所以從一開始做DVD的激光頭點膠,到后來的手機的整個全貼合、TP,包括現在比較火的噴射式點膠,這都是一個趨勢,隨著智能便攜式設備的越來越小、越來越精密,這個問題在工藝固定這塊都是要通過粘接,所以點膠技術還有很長的發(fā)展時間。
就拿VCM來說,VCM的制成工藝出來至少有四五年的時間,但是這四五年內基本上沒什么變化,還有說法是五年時間內制成工藝變化不是很大,但是五年后會怎么變化,我不知道,所以點膠這個市場有比較長,雖然在手機市場不是占最主要的,但他是不可缺的。
《手機報》:有些設備企業(yè)也有一些點膠設備、全自動化設備,目前來說,今年的點膠設備市場競爭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盧國明:點膠設備在攝像頭領域的競爭不算什么,在其他的行業(yè)可能會更加激烈,其實競爭也是很好的事情,有競爭公司的實力才會體現出來,技術制程方面才會得到創(chuàng)新,用戶才會有更好的體驗,因此這是很好的事情。尤其是在智能手機點膠這塊的競爭,更多的是一種技術創(chuàng)新的競爭,
但到今天為止很多做LED封裝的,或者其他的更低端的競爭,其中純粹的競爭就是價格的競爭,不考慮服務、售后、技術創(chuàng)新的一種惡性競爭。但是智能手機的門檻比較高,技術要求比較高,技術團隊要求跟得上。像聯想、TCL的工藝制成一直在變,因此點膠設備廠商必須有能力跟著這些手機終端的技術而改變,否則產品一定會被淘汰。
所以騰盛在做點膠機以前,一種產品在市場上能銷售3、5年。而現在技術在一年或者半年就會出現變化,因此在點膠設備市場要用新的產品來打敗舊的產品,不斷上升的產品才能取得市場,所以智能手機市場一定是技術路線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