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納四維完成數(shù)千萬元Pre A+輪融資,投資方為中科院創(chuàng)投。本次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fā)、公司運營和設備采買。
而在今年1月,廣納四維剛獲得來自中科創(chuàng)星的數(shù)千萬元Pre-A輪融資。
廣納四維成立于2021年,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廣東粵港澳大灣區(qū)國家納米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共同孵化,專注AR衍射光波導微納光學器件的研發(fā)和生產,主要產品有AR衍射光波導顯示器件、微納光學器件、AR-HUD抬頭顯示等。
團隊依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近20年的納米材料研發(fā)和尖端納米加工技術積累,以光學設計為核心,通過自主研發(fā),廣納四維形成了納米壓印和刻蝕兩條完整的衍射光波導顯示器件制造工藝路線,具備從制備母版到制備波導鏡片,再到切割封裝、器件檢測的全流程研發(fā)生產能力。團隊自研的高性能體全息材料已成功實現(xiàn)了完全國產化自主可控。
公司已有頂投系列衍射波導光學器件、側投系列衍射波導光學器件、光機模組衍射波導光學器件等產品。
AR衍射光波導是AR眼鏡的核心顯示技術。其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提供輕薄、高透明度的顯示效果和大視場角、大眼動范圍,使得AR眼鏡更接近傳統(tǒng)眼鏡的外觀,并且量產性強。
例如,微軟的HoloLens 2和Magic Leap One等主流AR設備都采用了衍射光波導技術。DigiLens、耐德佳、靈犀微光等AR光學模組制造商,也在積極研發(fā)和應用衍射光波導技術。
廣納四維CFO魏錫科也坦言,目前衍射光波導方案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一些挑戰(zhàn),彩虹紋和漏光現(xiàn)象是其顯示效果中存在的常見問題,色彩均勻性的提升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針對這些痛點,廣納四維創(chuàng)新刻蝕工藝,實現(xiàn)在高折射率材料上刻蝕制備更為復雜多元的納米光柵結構。
蝕刻工藝建立在納米壓印基礎上,可以更好地還原光學設計,但技術門檻更高,制備工藝更加復雜。
在未來的大規(guī)模量產中,顯示效果和穩(wěn)定性也會更加突出。
基于刻蝕工藝和自研光學設計軟件,廣納四維研發(fā)的衍射光波導顯示器件FOV最大角度達到了110°。在光學性能方面,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彩虹效應,并且在同等FOV條件下,漏光、色散、色彩及亮度均勻性等光學性能指標也得到了相應提升,進一步滿足下游廠商和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應用于AR眼鏡的衍射光波導顯示模組是廣納四維的核心產品。魏錫科透露,公司已在廣州黃埔建成全彩波導片的中試線,并已與國內外多家頭部廠商建立初步合作。同時,公司重點布局了應用于智能汽車的AR-HUD抬頭顯示,自研的高性能體全息材料已實現(xiàn)了全國產化。
未來,廣納四維將積極與產業(yè)鏈上下游廠商開展合作,基于客戶需求進行產品研發(fā)和迭代,為AR行業(yè)提供性能更佳、成本更低的光學顯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