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經(jīng)濟日報》報道,業(yè)界傳出,由于銷售不佳,蘋果近期縮減iPhone XR訂單量,和碩、GIS、TPK、可成等iPhone XR供應鏈,將面臨“歷來最冷的傳統(tǒng)淡季”,甚至難逃蘋果要求降價壓力。遭點名供應商均不評論訂單與客戶動態(tài)。據(jù)了解,和碩是iPhone XR最主要組裝廠,供貨占比約七成,此次訂單縮減,和碩沖擊相對大。

由于iPhone XR去年10月才開始量產(chǎn),但其訂單量已經(jīng)于去年11月開始下滑,和碩僅享受短短量產(chǎn)一個月的好光景,隨著本季訂單再度下修。
市場人士認為,不僅對相關蘋果供應鏈,像是組裝廠的組裝的價格、零組件廠的產(chǎn)品平均銷售單價(ASP)、甚至是相關供應鏈要維持量產(chǎn)的成本均造成不小的壓力。
市場也認為,身為iPhone XR主要組裝廠和碩今年營運面臨極大的壓力,只能寄望蘋果是否能再度釋出降價消息,來“反轉”刺激買氣,或是期待下半年科技業(yè)旺季來臨時再回到成長軌道。
此外,針對市場傳出蘋果砍單iPhone XR,除代工廠首當其沖外,關鍵零組件可成、GIS-KY、TPK-KY也恐受影響,讓原本就處于淡季的情況更加險峻。
《華爾街日報》近期發(fā)布報告,探究iPhone XR為什么沒能達到蘋果的預期。報告指出,通過分析采購數(shù)據(jù)以及與供應商的交談,瑞銀分析師蒂姆·阿庫里(Tim Arcuri)估算,截至十月份,蘋果計劃將新iPhone產(chǎn)量的45%左右都安排為iPhone XR。他表示,”他們僅僅是生產(chǎn)了過多的iPhone XR,而消費者并沒有去購買,尤其是在中國的消費者。”
在蒂姆·庫克(Tim Cook)上周致蘋果投資者的信中,他指出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zhàn)中,貨幣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不過《華爾街日報》表示,雖然美元匯率上升,但是蘋果為了維持盈利,提高了iPhone XR在中國市場的價格。
阿庫里表示,蘋果因貨幣因素受到?jīng)_擊,這進一步加劇了其面臨的問題。隨著美元匯率的上升,他認為蘋果也提高了iPhone X在中國市場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