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家公司在各自的起訴書中稱,樂視未能按期償還2016年1月至12月期間的欠款。其中,麥迪遜傳媒集團在中國香港法庭提起訴訟,指控樂視拖欠3.9億盧比(約合3987萬元人民幣)的費用和利息;而李奧貝納則向印度孟買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樂視拖欠2650萬盧比(約合271萬元人民幣)的費用。
麥迪遜傳媒集團董事長薩姆·巴爾薩拉(Sam Balsara)稱:“之所以在香港提起訴訟,是因為樂視香港公司和樂視印度公司向我們提供了銀行擔保。香港的司法程序進行得較快,我們希望法庭明年年中能做出符合我們訴求的裁決。”
巴爾薩拉還稱,之前所有媒體合作伙伴一直都很有耐心,樂視的例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教訓。他說:“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個教訓,千萬不能從財務狀況模糊的客戶取得銀行擔保。”
之前,麥迪遜傳媒集團旗下有三家公司為樂視提供服務。巴爾薩拉說:“我們不僅購買傳統(tǒng)媒介,同時還為其購買數(shù)字和戶外媒體渠道。在樂視拖欠費用后,我們從去年8月起停止所有的廣告服務。”
至于李奧貝納的起訴,該公司一名高管已證實了該消息。去年1月至8月間,樂視在印度市場每月的廣告和營銷開支在5億盧比至8億盧比(約合5117萬元人民幣至8187萬元人民幣)之間。
另一家遭遇樂視拖欠款項的數(shù)字媒介廠商稱:“在燒完現(xiàn)金、母公司陷入資金鏈危機后,樂視就從印度消失了,留下了已經(jīng)到期的欠款。一些廠商已將樂視起訴至法庭,還有一些在嘗試聯(lián)系樂視。”
對此,樂視法務部一發(fā)言人拒絕發(fā)表評論,但她表示:“我們沒有關閉在印度的運營。”
有業(yè)內(nèi)人士稱,樂視在印度拖欠費用的行為,已經(jīng)讓一些廠商和媒體高管對中國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的信用產(chǎn)生懷疑。
一位電視廣播公司的廣告銷售高管稱:“當前,Vivo、Oppo和小米等中國智能手機在廣告和營銷上的開支巨大,但他們的信譽在哪里?雖然他們懷揣著巨額預算而來,但怎樣才能防止他們關閉店面而離去呢?如果未來兩年有更多類似的公司離去,我絲毫不會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