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1點,蘋果在蘋果總部的喬布斯劇院召開秋季新品發(fā)布會。正式發(fā)布備受矚目的蘋果新機全新一代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全面屏特別版iPhone X。并同場發(fā)布Apple Watch三代以及Apple TV 4K版。

iPhone X
首先來看看各款手機的出色之處: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的設計相通,一改往日的全金屬機身設計,恢復成了在iPhone 4和iPhone 4s身上使用過的玻璃后殼+金屬邊框設計。機身材質是太空機鋁合金,玻璃強度也更堅硬,支持防水防塵。依然保留了正面的Home鍵和Touch ID。支持Qi無線充電,而這也許就是蘋果回歸雙面玻璃設計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iPhone 8系列之外,蘋果還隆重推出了一款十周年特別版機型—iPhone X。據了解,這也是iPhone誕生十年來改變最大的一次。采用時下流行的全面屏設計概念,經典的Home鍵正式和我們說拜拜,屏幕上下的“額頭”和“下巴”也縮減至只剩個“齊劉海”。對此,有網友表示“看慣了Home鍵,突然消失還真有點不適應……”

iPhone X
據了解,新款iPhone X屏幕采用5.8英寸OLED屏,分辨率達到了2436×1125像素,總像素點達到了270萬個,像素密度達到458 ppi。如傳聞一樣,支持Face ID登錄解鎖功能來取代指紋Touch ID,在小小的一塊“額頭”區(qū)域集成了多達8個組件,能夠瞬間通過3萬個點來感知用戶面部特征。用戶“看一眼”就可解鎖。
全面屏漸成趨勢,人臉識別受熱捧
進入第三季度以來,市場上新機頻發(fā),手機的屏幕尺寸越來越大,屏占比也越來越高。繼夏普正式發(fā)布全面屏手機之后,三星、vivo、金立等也將正式推出旗下全面屏手機,甚至樂視、Nubia、錘子等手機品牌也紛紛祭出全面屏手機渲染圖,小米更牛,搶在蘋果新機之前發(fā)布全面屏新機—小米MIX 2。全面屏開始成為品牌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的一個秘密武器,是在手機同質化嚴重的現在,品牌在外觀創(chuàng)新上的新競爭點。
而全面屏手機的出現,在掀起手機形象變革浪潮之余,也讓手機終端和手機產業(yè)鏈供應商紛紛開始進行技術升級與調整,在這一過程中,用戶的使用體驗被推上新的高度,而與用戶體驗密切相關的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解鎖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為適應全面屏的需要,生物識別技術在正面的應用越來越為手機終端和供應商所青睞。
如iPhone 8系列保留了標志性意義的home鍵和Touch ID,以滿足用戶的使用體驗,但這種指紋識別方案暫不能滿足全面屏的發(fā)展需要;此前發(fā)布的三星Galaxy Note 8,搭載的除了后置指紋之外,還有幾乎成為三星與其他機型區(qū)分標志的虹膜識別,但虹膜識別的大規(guī)模應用還未形成;而人臉識別的應用基礎明顯要比虹膜識別的更扎實,就在9月11日發(fā)布的小米note 3也采用了人臉識別技術,據稱,解鎖速度可以達到500毫秒,甚至比指紋解鎖還要快。
而且,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人臉識別技術的熱度一直未減,除手機領域之外,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慢慢滲透到的金融、安防、保險、零售、地產、共享出行等各行各業(yè)當中。此前小米note3搭載完整的人臉解鎖功能,更是成為在國內發(fā)行的首款會“認人”的智能手機。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在手機領域的應用也將會越來越多。
人臉識別取代指紋識別?供應鏈以實際打破傳言
蘋果一直是手機行業(yè)的領軍品牌,并一度引領手機行業(yè)的變革性發(fā)展,曾記否?iPhone 5S雖并不是第一次搭載指紋識別的手機,但卻是因為它的出現,指紋識別才開始崛起,并逐漸成為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此次,全面屏新機iPhone X搭載的人臉識別勢究竟會不會掀起一股新的浪潮,且看指紋產品供應商怎么看……
據悉,人臉識別將取代指紋識別的傳言近年來一直都有,而此次借著iPhone X新機的浪潮,指紋識別將被人臉識別取代的言論更是甚囂塵上,但是指紋產品供應商對此言論持保留意見。筆者從產業(yè)鏈得到的回應是:人臉取代指紋識別是一個老話題了,未來如何還不可知,但是就現階段而言,指紋識別與人臉識別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且此次蘋果發(fā)布的新機中,iPhone 8保留home鍵和Touch ID也是事實。所以說取代,現在還為時尚早。
人臉識別技術雖然相對來說比較高科技,但是,這并不代表它的使用體驗就一定會比其他識別解鎖方式更突出,據悉,在蘋果的新機發(fā)布會上,蘋果的人臉識別在解鎖的展示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這也證明了,人臉識別解鎖技術還有進步空間。而人臉識別所具有的非接觸性特征,到底會不會比實體按鍵(比如Touch ID)更方便,現在完全沒法判斷。而指紋識別所具有的獨有優(yōu)勢也是不容小覷的。
況且,現在指紋識別技術也正在不斷的突破創(chuàng)新。指紋識別在手機上的應用經歷了從背面走向正面,又從正面重回背面的發(fā)展。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積累和基礎,全面屏概念的出現,在給指紋識別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隨著全面屏概念的成熟和手機產業(yè)鏈的完備,指紋識別技術也更加成熟多樣。
除了傳統(tǒng)的電容式的指紋識別技術外,包括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和光學式指紋識別在內的屏下指紋技術以及屏內指紋也已經研發(fā)出來并獲得了手機品牌終端和供應鏈的重視。有業(yè)界人士預測,未來全面屏手機屏占比將普遍達到90%以上,甚至100%。而屏內指紋和屏下指紋能夠成全手機全面屏設計,符合當下手機極簡主義和全面屏手機的發(fā)展趨勢。
當前屏內和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技術難點,量產也還需時間,但是,這并不妨礙屏內和屏下指紋在未來的發(fā)展,目前,屏內指紋正在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有業(yè)界人士表示:屏下指紋大規(guī)模的普及最遲也可能在一年之后。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屏下指紋有望在一年之后實現與市場的接軌。
因此,就現階段來說,所謂的人臉識別將會取代指紋識別,可能性的確不大,因為在人臉識別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指紋識別技術也并沒有閑著,所以,筆者更愿意相信的是,未來,人臉識別也許會在智能手機市場打下屬于自己的一片天,但是,指紋識別也將會以新的呈現方式在智能手機市場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