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識別方案演進
本文鏈接:http://www.sqssczs.com/news/show-htm-itemid-21899.html
在指紋識別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原本是有很多類型的,比如觸摸式、按壓式、滑動解鎖式等等,但最近兩年,你會發(fā)現(xiàn)正面指紋基本上越來越多,背面指紋手機越來越少,包括HTC等品牌已經(jīng)逐漸改變了產(chǎn)品設計。
本文鏈接:http://www.sqssczs.com/news/show-htm-itemid-21899.html
當前,指紋識別主要采用前置指紋識別和后置指紋識別及側面指紋識別三種常見方案,而又以前置和后置方案識別居多,如,iPhone7、HTC U11等手機提供的就是前置指紋識別,而華為Nova、三星Galaxy S8等手機采用的則是后置指紋識別方案。盡管兩種識別方案各有其利弊,但總體來說,指紋識別后置比前置更易削弱用戶的用戶體驗,于是,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轉攻手機正面。
而全面屏的出現(xiàn),掀起了手機形象的變革之旅,手機的屏占比逐漸提高,給用戶帶來更加驚艷的視覺體驗,有業(yè)界人士預測,未來全面屏手機屏占比將普遍達到90%以上,甚至100%。而全面屏的出現(xiàn)也給手機產(chǎn)業(yè)鏈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zhàn)。
為提高全面屏手機的屏占比,手機正面的受話器、攝像頭、指紋識別模組等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布局調整,而如何在不損失用戶體驗的同時,將各部件合理放置也成為全面屏面臨的大難題,就指紋識別來說,新的指紋識別解鎖方式——屏下指紋已經(jīng)應運而生,并越來越受重視。
超聲波指紋識別
超聲波指紋識別利用的是超聲波到達不同材質表面時,被吸收、穿透與反射的程度不同的原理,超聲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隨材料的不同產(chǎn)生大小不同的回波。因此,利用皮膚與空氣對于聲波阻抗的差異,就可以區(qū)分指紋嵴與峪所在的位置。
在今年6月底的上海MWC展會上,高通攜新技術亮相,聯(lián)合國內手機廠商vivo展示了其第三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該技術被稱為世界首個屏幕指紋解鎖的Under Display技術。
相比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三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優(yōu)點明顯,手指無需與指紋模塊相接觸,因而不會對手機的外觀造成太大影響。也因為可實現(xiàn)3D指紋識別技術,其安全性要大幅領先。
不過在這些傳感器要在特定的條件下運行,僅適用于OLED屏,由于OLED屏相對來說更薄,超聲波更容易實現(xiàn)穿越。此外,其識別速度和精度和市面上主流的電容式指紋識別還有很大差距,據(jù)媒體披露這項技術會使設備屏幕壽命降低,亮度顯示上也會受到影響。
光學指紋
光學指紋解鎖的技術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與反射,將手指放置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內置光的照射下從底部射向三棱鏡,射出的光線根據(jù)手機指紋紋理表現(xiàn)的光暗表現(xiàn)不同,通過投射到的耦合器件,來識別指紋所有獨特的特征。
光學指紋識別最早是應用在門禁、打卡機等考勤、安防領域,然集成到小模塊,應用到手機上卻一直是個難點。
在年初的世界移動大會(MWC2017)大會上,匯頂科技借助三星 Galaxy S7 Edge展示了用手指直接按壓屏幕就可以實現(xiàn)解鎖的光學指紋解鎖技術,由此引起手機圈內的熱烈討論。
該方案同樣需要用手指輕觸屏幕指定區(qū)域進行指紋識別。其具有如下優(yōu)勢:避免手機機身打孔,并且增加了活體檢測功能,防止通過偽造指紋進行信息驗證。
當手機屏幕亮度不足或亮度過足,或指紋識別區(qū)域顯示其它圖像像素信息時,指紋識別的準確度會有較大的偏差。而在手機完全黑屏狀態(tài)下需要先將手機喚醒再進行指紋驗證。
這項技術方案對手機屏幕有一定要求,只能用于AMOLED屏,LCD屏做不到,原因是噪音太大,還有因模組厚度不均而導致屏幕亮度不均的技術問題存在。
屏下指紋的多次嘗試
去年12月,美國Synaptics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光學指紋識別傳感器 FS9100,三星Galaxy S8系列擬采用Synaptics公司的光學指紋識別方案。而Synaptics的技術還不成熟,暫時無法滿足三星Galaxy S8的量產(chǎn)需要。最終,三星不得已在新機上采用了后置指紋識別方案。
蘋果即將發(fā)布的新機,作為蘋果公司十周年的力作,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蘋果新機的消息曝光更是層出不窮,關于蘋果新機的屏下指紋識別經(jīng)過反復論證而沒有定調,近日,又有消息稱蘋果新機或將采用電源鍵指紋識別方案,原因是屏下指紋技術還不成熟。
除了屏下指紋技術本身的技術不成熟之外,影響屏下指紋商用和量產(chǎn)的還有產(chǎn)業(yè)鏈的完備程度。畢竟全面屏的發(fā)展需要產(chǎn)業(yè)鏈的支持,而產(chǎn)業(yè)鏈的完備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面屏的發(fā)展進程。當前,受制于技術的不成熟,產(chǎn)業(yè)鏈的配合程度還比較低。
盡管屏下指紋是未來全面屏手機指紋識別方案的趨勢所在,但就目前而言,屏下指紋還不足以撼動其他指紋識別方案的地位,有業(yè)界人士認為:屏下指紋大規(guī)模的普及最遲也可能在一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