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藍E2發(fā)布會在即 亮點有哪些?
魅族將會在4月26日于北京舉行新品發(fā)布會,這次發(fā)布會的主角是魅藍E2,這次發(fā)布會的邀請函比較特別,為大家留了一個問題:你選擇刪除誰?外放喇叭?HOME鍵?后置攝像頭?魅藍E2發(fā)布會邀請函已經預示魅藍E2將會有全新的設計,或許會對手機上一個或者多個部件進行刪除或簡化,帶來全新的外觀設計。魅藍E2即將發(fā)布,網絡上已經有不少消息曝光。
作為東半球最具話題性的手機公司,錘子科技的春天發(fā)布會顯得姍姍來遲,不過至少在昨日,錘子科技還是最終公布:將于5月9日,在深圳舉行。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發(fā)布會地點,至少對于諸多不明就里的錘子關注者來說,深圳是一個陌生的南方城市。此前,羅永浩和錘子科技最熟悉的地點是主場北京,尤其是國家會議中心的場地,已然讓羅永浩達到了上臺步數都成肌肉記憶的地步。其后是上海,由于北京場館預訂方面的問題,錘子科技自成立以來先后兩次登陸上海。然而移師深圳,尚屬第一次,而且事先也預兆不多。
據外媒報道,為了減少損失,三星要重新上架翻新版Note 7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據悉,該機將于今年6月底率先登陸韓國市場,售價則比去年上市時低了250美元(約合人民幣1720元)。如果不是電池制造問題,Note 7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去年智能機市場上最重量級的產品。不過,三星卻未能抓住追趕蘋果的最好機會,兩次召回不但毀了下半年的戰(zhàn)績,還損害了三星的品牌形象。經歷了兩次召回的三星肯定會嚴把翻新版Note 7的質量關,但用戶是否還能接受這款歷盡劫波的老旗艦成了大問題,或者說,三星降價250美元賣翻新機是否誠意十足呢?
蘋果零售店被視為蘋果創(chuàng)造商業(yè)奇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蘋果零售店的單位面積銷售收入在行業(yè)內名列前茅。而據外媒最新消息,蘋果將會對蘋果零售店運營模式進行改造,將讓零售店成為內容豐富的“蘋果學校”。據國外科技媒體報道,周二,蘋果對外宣布了“蘋果今日”計劃。從下個月開始,在全球495家蘋果零售店,蘋果將啟動許多課程和培訓計劃。過去,蘋果零售店曾經有一些單獨的培訓計劃,比如給普通消費者介紹蘋果電子產品的使用等,不過最新的課堂計劃內容要豐富的多,除了涉及到蘋果產品的方方面面之外,還將提供有關攝影、藝術、音樂等領域的課程。
蘋果采用有機屏,全球手機產業(yè)掀起有機屏潮流
據美國科技新聞報道,今年晚些時候,蘋果將會開始生產micro——LED顯示屏,初期將用于第三代蘋果手表,目前蘋果手表中使用了有機屏。在顯示面板領域,蘋果過去沒有技術儲備。不過在2014年,蘋果收購了一家名為LuxVue的公司,獲得了該公司的micro——LED技術,而在過去幾年時間里,這種顯示面板技術開始引發(fā)了行業(yè)關注,而蘋果也在積極進行開發(fā)。今年二月份,蘋果還通過LuxVue業(yè)務獲得了一個專利,主要是有關micro——LED屏幕上識別指紋,這樣,蘋果可以取消手機中專用的指紋識別模塊,將這一功能整合到顯示屏中。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顯示面板技術領域中,micro——LED還是一種比較邊緣化的技術。目前最主流的顯示面板依然是液晶面板,液晶已經是很古老的技術,不過這幾年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超高清顯示技術,延長了液晶的壽命。伴隨著蘋果采用有機屏,全球手機產業(yè)掀起了有機屏潮流,這導致供應嚴重短缺。目前在手機有機屏領域,三星顯示器公司處于壟斷地位,而韓國LG顯示器過去主要生產電視機有機屏,手機屏幕產量比較小。
上周,印度第二大手機制造商Intex創(chuàng)始人班賽爾對媒體表示,印度政府應該對中國手機征收反傾銷稅,就像對待中國鋼材產品那樣。他認為,在印度組裝的中國品牌手機也要被征收反傾銷稅。報道還透露,印度手機行業(yè)的高管已與政府官員會晤。目前,印度政府尚未對此表態(tài)。而在印度國內,對企業(yè)動輒訴之政府保護的呼吁,存在不同聲音。部分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他們在網上留言:“我們的”印度品牌和“他們的”中國品牌有什么差別呢?產地都一樣,因為零部件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一位給印度品牌代工的中國生產商透露,印度手機企業(yè)更多是貿易企業(yè),他們從設計到制造,全都外包給中國企業(yè)。但是,“印度手機找的代工企業(yè),在技術和工藝來講,都是二流,和OPPO、華為有很大的差距。”
智能手機在中國快速普及,在街頭巷尾,民眾低頭忙著劃動屏幕成為一景。據國外權威機構統(tǒng)計,中國智能手機已經占到手機總銷量的96%,古老的功能手機,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最近的一個報告稱,權威市調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智能手機在手機中銷量的占比位96%,而美國也是96%。換言之,在移動互聯(lián)網的硬件層面,中國和美國已經在一個水平上。在中國市場,功能手機也被俗稱為“老人機”或“學生機”。Gartner數據顯示,雖然現實中依然有不少用戶在使用,但是其銷量逐步萎縮,退出市場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現代社會中,指紋識別功能讓智能手機變得奇跡般方便。只需輕輕一按就能解鎖,實現支付,無需輸入密碼。從網店里一包小小的零食,到一臺筆記本電腦,甚至是價值100萬美元的阿斯通-馬丁復古跑車,都可以用指紋支付來解決。在一些銀行的App應用中,用指紋識別還可以支付賬單,進行上萬美元的轉賬等等。然而,便捷的背后永遠都留有讓人防不勝防的安全漏洞。在一項紐約大學和密歇根國立大學聯(lián)合發(fā)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智能手機很容易被假的指紋識別所欺騙,這是由于人類的指紋中有很多根本性相似的特征。在研究實驗中,研究人員已經能夠開發(fā)出一套人工合成的超級“萬能指紋”(MasterPrints),可以解鎖目前智能手機65%的真人指紋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