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手機、可穿戴以及汽車通訊等消費電子的快速發(fā)展,通訊模塊也在逐漸向小型化以及精品化方向發(fā)展,新的趨勢也帶動了元器件貼片技術的迭代和更新。
在11月16日于深圳四季酒店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手機制造技術論壇CMMF2015中,來自日本的世界前三貼片機廠商——富士機械制造株式會社發(fā)表0201超小型元件(0.25mm×0.125mm)的量產貼裝技術演講。
主營電子元件自動插入機、電子元件自動貼片機及機床設備的富士機械成立于1959年,如今其設備已廣泛應用于電子、汽車等領域,特別是在自動貼片機領域,生產水平居世界第二位。
據了解,富士機械于前幾年在中國內地有投資項目,主要生產貼片機,坐落于昆山的富士機械生產基地注冊資本1500萬美元。
富士機械機械全資子公司富社(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建偉接收《手機報》采訪時表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以及汽車電子的發(fā)展迅猛,電子元器件的小型化以及元器件配置的密間距化使得實裝高密度化,迫使實裝面積的縮小。
富士新一代0201超小型元件貼裝技術相比于上一代0402,在貼裝面積上縮小55%,這對適應新一代元器件貼裝生產而言,又有進一步提升。
在論壇中,對于0201極小電子元件的批量生產貼裝,富士機械從對極小焊盤的要求、錫膏印刷、貼裝(貼片機)以及回流焊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解析。其中,在對極小焊盤的要求中,富士機械建議為了防止焊盤脫落,采用阻焊劑壓住焊盤,同時,為了防止出現(xiàn)錫珠現(xiàn)象,富士機械建議預留多余錫膏的堆放區(qū)。
在其他細節(jié)方面的介紹中,富士機械也對貼裝條件在多種情況中的可能、發(fā)生短路的影像、低沖擊載荷控制、低沖擊貼裝等情況和問題也進行了細致的解析。
同時,在此次論壇中,富士機械還帶來了其關于智能工廠的業(yè)務介紹。為了適應工業(yè)4.0的發(fā)展趨勢,市場新形態(tài)下的FUJI“制造業(yè)”也在富士機械內部逐漸完成,富士機械的智能工廠的特點主要集中在工廠多樣化、網絡化以及多變化,從設計產品、采購元件、組裝到送貨,富士機械的智能工廠形成的是一個品種多樣、按需供應的生產形態(tài)。
富士機械通過“三步走”戰(zhàn)略逐步完善其智能工廠架構,從自動化到數據化再到自主控制,富士機械一步一步將工廠通過“自動化”流水線保證產品質量以及提高生產率來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的推行;在此基礎上,富士機械將系統(tǒng)連接每道生產工序來實現(xiàn)連接所有具備自動化生產能力的作為來達到系統(tǒng)與生產的融合;最后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自我診斷以及預測不良實現(xiàn)自主控制。
事實上,富士機械的“三步走”戰(zhàn)略正好契合著工業(yè)4.0的發(fā)展趨勢,也是借此,富士機械也在大力推行其智能工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