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多年的中國手機行業(yè)發(fā)展浪潮中,國產手機歷經了輝煌、隕落、重生三個階段,發(fā)展之路可謂并不平坦,但是在這一過程當中,國產手機品牌以及上下游供應鏈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國內“第一”,雖然有的已經淹沒在快速的產品布局和慘痛的價格戰(zhàn)之中,有的則被互聯(lián)網上層出不不窮的“頭條”所無情的吞噬。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創(chuàng)造著中國手機行業(yè)“第一”的企業(yè),由于他們的頑強和執(zhí)著,在推動著中國手機產業(yè)的中國力量不斷的前行。
(注:由于手機產業(yè)發(fā)展時間久遠,部分信息亦無從考證,以下列出的名單只是冰山一角,僅供業(yè)內參考。)
TCL通訊:第一個國際化的手機公司,2004年6月,TCL通訊并購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yè)務,開始了國際化之路。
希姆通:第一家上市的手機方案公司;2005年6月在香港聯(lián)交所主板上市。
德信無線:中國第一家從事CDMA 1X 手機研發(fā)的方案公司。
矽創(chuàng)電子:最早在國內推出第一顆驅動芯片。
義隆電子:最早在國內推出第一顆觸控芯片。
格科微:在國內推出首顆手機攝像頭芯片,中低端CMOS圖像傳感器全球第一,占據40%以上市場份額。
信利:最早推出國內LCD,在1995 年建設中國(包括臺灣)第一條彩色STN-LCD生產線并投產;2000 年建設第一條中國觸摸屏(TP)生產線。
展訊: 中國大陸第一顆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的第三代手機(3G)芯片。
洋華:1999年,首次在國內推出做帶觸摸功能的屏幕。
力合:2008年推出國內第一塊手機電容觸摸屏。
京東方: 中國國內企業(yè)的第一條TFT-LCD模塊(薄膜晶體管彩色液晶顯示模塊)生產線,全球第一條6代OGS觸控線。
天馬:第5.5代低溫多晶硅及彩色濾光片生產線全線是國內第一條,全球第二條第5.5代低溫多晶硅生產線。
華為: 今年10月份發(fā)布了國內首款按壓式指紋解鎖 Mate7。
Vivo:去年12月份,發(fā)布了全球首款2K(2560×1440分辯率)屏幕手機——Xplay3S。
中電通信(CECT):在2003年研發(fā)出國內出第一款智能手機。
信利:國內最早推出手機攝像頭模組。
四季春: 2014年推出國內首顆1800萬像素攝像頭模組。
南京熊貓:1993年推出中國第一臺模擬手機。
東信:1998年,推出了第一部國產手機產品EC528,這是中國第一家通過歐洲FTA認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
酷派:2005年發(fā)布國產第一款雙模智能手機酷派858。
多普達:2008年推出國內首部TD智能手機S700。
聯(lián)想:2012年,在美國CES上發(fā)布了第一款采用英特爾芯片的智能手機——K800。
OPPO:2013年發(fā)布國內首款旋轉攝像頭智能手機N1。
Nubia:今年發(fā)布了國內首款采用OIS(光學防抖)智能手機Z5Sn。
金立:今年10月份發(fā)布了ELIFE S5.1,是目前全球最薄4G手機,并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