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從利潤來看,去年智能手機市場91%的利潤卻都被蘋果收入囊中,三星公司雖然手機銷量份額最大,但是利潤只占14%。這樣算來,這兩家公司的利潤竟達到了105%,這也就是說很多手機廠商去年的時候其實都是虧損的,這其中就包括微軟、HTC、聯(lián)想、索尼等品牌。
像HTC、索尼、聯(lián)想這樣的品牌尚且虧損,那么作為國產(chǎn)手機的知名品牌華為、小米又會是怎樣一種狀況呢?根據(jù)市場調查機構HIS Technology的數(shù)據(jù),2015年華為出貨量為1089萬臺,聯(lián)想為7400萬臺,小米為7310萬臺。然而就去年的利潤而言,最賺錢的卻是華為、OPPO和Vivo三個品牌,華為以8.6%的凈利潤率高居國產(chǎn)手機利潤榜首。OPPO和vivo以8.2%和7.9%的凈利潤率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出貨量靠前的聯(lián)想和小米并沒有擠進前三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賺錢的三個手機品牌中,OPPO和Vivo其實是一家,它才是真正悶聲發(fā)大財?shù)慕鹬鳌?/span>
當時間來到2016年底,智能手機市場又是怎樣一副光景呢?
近日,來自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Android系統(tǒng)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繼續(xù)攀升,達到到史無前例的87.5%,相對應的iOS系統(tǒng)則只占12.1%,這相當于每10臺手機就有接近9臺采用的是Android系統(tǒng)。
然而銷量的下滑,并沒有對蘋果公司的利潤造成太大的影響。雖然蘋果在剛剛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上顯示,蘋果在該季度的營收僅為8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成績?yōu)?25億美元,與去年相比,蘋果的營收下滑了30%。但是其利潤并沒有減少。相反,根據(jù)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Tim Long給出的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第三季度iPhone賺取了整個行業(yè)103%利潤。
是的,你沒看錯,僅蘋果公司一家,第三季度的利潤竟然就超過了100%,而諸如三星這樣的大鱷,也只拿走市場利潤的0.9%。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顯然與三星NOTE 7脫不了干系?;叵霃膎ote7發(fā)布到停售的47天內(nèi),三星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股價狂跌甚至拖了韓國股市的后腿,炸機事件伊始,三星兩天跌出十個HTC,宣布停止銷售并召回所有Note7之后,10月11日三星股價暴跌8%,創(chuàng)下自2008年10月24日以來最大跌幅,市值一日蒸發(fā)170億美元。
NOTE 7爆炸之后,先后兩次召回并最終停產(chǎn),為重建消費者信心,不惜花費重金在美國三大主流報紙《華爾街日報》《華爾街郵報》《紐約時報》上整版刊登道歉信,此次戰(zhàn)略上的意外事件,導致三星高端手機出現(xiàn)空窗期,從而直接影響到三星的利潤空間。
與蘋果公司103%的利潤相對應的是其他手機廠商的虧損。誠然有些虧損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種“黑天鵝事件”也只能認命,但是有些虧損卻是故意而為之。比如,樂視。樂視移動總裁馮幸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用戶以低于硬件量產(chǎn)成本的價格甚至是免費獲得的手機,實際是一個生態(tài)服務的入口,用戶能夠得到的將是豐富內(nèi)容、跨終端、自定義等生態(tài)互通體驗。例如海量高質量視頻內(nèi)容,享受體育、娛樂、影視、生活服務等多場景生態(tài)服務。”所以虧損并不可怕,有可能只是一種戰(zhàn)略上的部署而已,而且無數(shù)事實證明薄利多銷,積少成多,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對于蘋果公司秉承的“不要銷量,只要利潤”理念,只能說每個品牌的戰(zhàn)略思考不一樣,所處階段不一樣,但“條條大路通羅馬”,不管采取何種策略,最終都要回歸到賺錢的終極目標上去。
也正是基于對利潤的追逐,雖然蘋果公司雄風依舊,但是在中國手機市場飽和之后,也不得不開始開拓新的市場。印度、非洲以及中東市場自然成為蘋果的下一個攻城掠地的目標。雖然價格相對高昂的iPhone很難在這些地區(qū)熱賣,但是蘋果高層已經(jīng)與印度稅務部以及電子與信息技術部的相關人士取得聯(lián)系,希望印度政府能夠為蘋果公司提供經(jīng)濟鼓勵,以便將生產(chǎn)線搬到本土。果真如此的話,蘋果公司就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調低iPhone在印度當?shù)氐氖蹆r?;蛟S我們可以期待有那么一天,蘋果也會低下高貴的頭。
超高利潤是任何一家企業(yè)都爭相追捧的,但同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贊美超凡脫俗的勇氣和膽識,也歌頌臥薪嘗膽厚積薄發(fā)的堅韌和執(zhí)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希望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每個人都能用最合理的價格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