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PO
據悉,OPPO再度上修今年出貨目標至1億支。若順利實現目標,將成為全球第四家年度出貨量破億的手機品牌。以OPPO原訂8,000萬支目標來看,今年肯定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廠,僅次于三星、蘋果及華為;若能順利破億,將是全球第四家手機年出貨量破“億”級的手機品牌。
不過在目前面板和主芯片均傳出缺貨的情況下,供應鏈的配合將是能否達標的關鍵。手機芯片供應鏈指出,就現況來看,零組件中,供應最吃緊的是手機主芯片和面板。其中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都傳出供貨缺口,至少會一路缺到9月。
這一波手機芯片缺口主要因為蘋果基帶芯片有一半由高通轉用英特爾,英特爾這顆芯片又因臺積電下單,對其他廠商的產能造成排擠。

北京時間23日俄羅斯衛(wèi)星網報道援引《新聞報》報道,2016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在俄手機市場的份額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俄零售商Euroset代表烏里揚娜·斯莫利斯卡婭向該報表示,從數量上看,中興手機的份額增至8%,增幅5個百分點。按她的計算,中興品牌目前與Fly和阿爾卡特并列第4,前三位分別是三星、蘋果和聯(lián)想。
對于智能手機市場而言,面板產能供應不足,幾乎是當前面板行業(yè)的真實寫照。然而,能支撐到目前的企業(yè)可謂都不易,在此之前,由于LCD面板利潤空間小價格不景氣,導致面板行業(yè)寒冬的降臨,如中華映管裁員乃至關閉產線,再加上在OLED面板的沖擊之下,LCD面板更是雪上加霜,這足以體現該行業(yè)競爭的惡劣性!
與面板產業(yè)相關聯(lián)的觸摸屏產業(yè)競爭同樣激勵,在歷經了近一年的掙扎之后,盡管背后有TPK撐腰,但是達鴻最終依然走向破產的終點。日前,TPK旗下達鴻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而在今年年初,達鴻還曾宣布停工,隨后大量裁員,并向法院申請重組,然而到了日前,達鴻的重組計劃似乎并沒有成功!
OLED產業(yè)經過多年的爭論和發(fā)展,今天在電視機和移動設備兩個市場終于迎來了黃金時間點。O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正呈現上升趨勢,而且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廠商都在考慮采用OLED代替?zhèn)鹘y(tǒng)的LCD液晶面板。例如說,華為、聯(lián)想(摩托羅拉)、LG和中興等,今年都將會發(fā)布基于OLED顯示面板的高端產品。
三星肯定是目前OLED顯示面板最大的制造生產商,而且采用率也是當今最高,特別是智能手機產品。更重要的是,據稱蘋果已經與三星談判達成協(xié)議,2018年全新發(fā)布的iPhone也一樣會采購三星供應的OLED顯示屏,屆時將可能標志著整個手機行業(yè)的重大轉變。
2016年1-6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4億部,同比增長13%;我國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超過650款,同比增長8.5%。根據上述出貨量數據,上半年我國手機市場出現回暖現象,智能手機出貨量和機型均較去年有較大的增長。尤其是出貨量數據,今年上半年較去年錄得兩位數的增長。

資料來源:旭日產研
目前,國內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經超過92%,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量需求空間越來越小。市場需求更多來自于換機潮帶來的替代需求。而根據上半年新機發(fā)布的銷售情況,目前,國內的替代需求對智能手機的關注度已經從性價比轉向差異化,包括功能差異化、外觀差異化等等;手機市場競爭程度也進一步加劇,手機市場的競爭由價格競爭轉向產品品質的競爭。消費者對產品差異化的追求也迫使手機廠商以差異化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手機差異化的發(fā)展使得一些不具備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小品牌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市場將向大品牌廠商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