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年前iPhone6和iPhone6Plus推出的時候,對于蘋果這種走向大屏、邊緣變圓的設計,坊間不少人都頗有微詞。“蘋果再也不是喬布斯那時候的蘋果啦”、“蘋果已經(jīng)失去創(chuàng)新能力了”這種評論一時不絕于耳。而在這周發(fā)布的iPhoneSE重回5s類似的造型,卻又被很多人批評設計上是“炒冷飯”。所以,如果從設計上來說,做一款4寸屏的手機是iPhone正確的選擇嗎?

《連線》的一篇文章《iPhoneSE,蘋果重回大師設計的一款設備》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蛟S,文中設計師們的觀點會讓你從另一個角度看待iPhone這次小屏的回歸。
以下為文章節(jié)選:
我堅持使用iPhone4s的時間,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典型的科技作者。盡管它的合約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過期,我還是沒買iPhone5,然后是5s,然后是6。只有當我這部可憐的老手機再也裝不下我下載的那些app時,我才終于割痛把它收藏起來,然后用上了iPhone6。
之所以一直用著4s,不是因為它的性能或者什么矯情的情懷,事實上,它最后那段日子用起來讓人抓狂,因為就算是運行最基本的應用它都慢地像蝸牛,而且還經(jīng)常閃退。我一直用它的理由很簡單:我喜歡那種握持的感覺。想想手機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工業(yè)設計和它的用戶界面一樣重要。一天中的很多時候我都是拿著手機的,而如果它不在我手上,那基本就是在我的褲后袋里,在這一點上我很感激我富于彈性的牛仔褲。
也就是這個原因,喜歡小尺寸手機的人其實并不是少數(shù)。在昨天的發(fā)布會上(3月21號的蘋果發(fā)布會),蘋果表示去年有3000萬人買了他們的4英寸手機。這差不多是蘋果去年在全球賣出的2.32億臺手機中的8%啊。而且根據(jù)手機分析網(wǎng)站Mixpanel的數(shù)據(jù),iPhone5s是蘋果歷史上第二受歡迎的手機,排在第一的是iPhone6。很明顯小尺寸手機是有市場的,而蘋果不會蠢到忽略它。

?。╥Phone6,圖片來自:macworld)
手機越變越大這個風潮已經(jīng)流行接近5年了,而iPhone6 4.7英寸的屏幕就是蘋果對此的回應。不可否認,6和6s非常成功——2014年它們推出后蘋果的營收、利潤和iPhone銷售量都打破了記錄。但與此同時,帶來的是那些還沒準備好換掉小屏手機的人們的錯愕。
但現(xiàn)在我們有了iPhoneSE——5s的身材,6s的內核。它有著任何你從最新iPhone上可以期待的配置:A9處理器的處理速度是5s處理器的3倍;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可以拍攝4K視頻;還有TouchID,玫瑰金顏色,而且只要400美元。唯一沒有的好功能可能就是3DTouch了。
技術是新的,但設計是4年前的。那不彎曲的邊緣、SE的logo,活脫脫就是另外一臺iPhone5s。它可能是蘋果到今天為止,最有說服力的一次設計了。事實上,iPhone5(和5s)就是蘋果手機中的天才設計,也是手機界標桿式的存在。argodesign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和設計師JaredFicklin說過,“它在手上的感覺是如此美妙。它的邊角讓你覺得你確實在拿著什么東西。”
當蘋果推出iPhone5的時候,是一個創(chuàng)造各種“第一”的時刻。它是第一臺配上完全定制處理器的iPhone,它第一次擁有Lighting接口和LTE。不過除了所有這些在技術上的突破,它的設計最令人們眼前一亮。它比4s稍大,但是更輕更柔軟。它的后背材料是鋁而不是玻璃,使得這臺設備更加耐用;它的4英寸屏幕(比4s大了1英寸)有著16:9的分辨率,這是現(xiàn)在每部手機都采用的電影屏幕標準比例;雖然屏幕不是當時最好的,但身材四四方方,四個角采取稍圓的設計。它非常美,但更重要的是,它完美匹配雙手。它的寬度使得即使是像我這樣的小手掌姑娘也能非常輕松地操作。
但是iPhone6卻大大地偏離了這條路。它大得多,稍稍薄了一些,有著4.7寸屏幕和圓滑邊角。這樣的設計可能讓它成為了更好的手機,但卻讓人感覺有些不對勁,就好像你拿著的是一個價值650美元的肥皂一樣。NewDealDesign的創(chuàng)始人GadiAmit評論說,“人們在哀悼產(chǎn)品不再純粹。在iPhone5上的那些直接、簡單的手勢在6上實現(xiàn)卻要把手指提得更高。”iPhone5是喬布斯在2011年去世前領導設計的最后一款手機,鋁和玻璃以優(yōu)雅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它是流線型的,也是有充實感的,但6的充實感卻只體現(xiàn)在體型上。加上6的圓角設計非常普遍,而5在當時卻不像其他的任何一款手機。

(圖片來自:makingdifferent)
公平地說,iPhone6的外形是足夠好看的,而且用它來看書和視頻是一種享受。只是大屏手機真的不適合任何人,特別是那些手小的人(或者那些買第一臺智能手機的人,這也是SE另一個目標市場)。我曾經(jīng)喜歡把手機橫著來打字,但在iPhone6上幾乎不可能。當我的手指要點到左上方的時候,我需要把手機在手掌上稍往下移一些才能夠到。這并不是那么少見的情況,即使用戶的手是普通大小。Amit表示用上6后,他需要把導航app從左上角移到中間,這樣他才能用拇指夠到。改變的事還有很多。“我曾經(jīng)拿著手機跑步,”他說。“但現(xiàn)在的話就太笨重了。”
但是,大屏還是有很有存在的理由的。蘋果做大屏其實是在響應市場對更大屏幕的預期。今天,我們用手機來閱讀,來看視頻,這些都是更大屏幕能做好的事。不過當你同時需要大屏和符合工效學時,工業(yè)設計就要做出大改變。Ficklin和Amit都認為,盡管他們覺得iPhone5s的造型和材質都比6要好,但是5的造型是不適合按比例放大的。首先,那就太重了,而且那漂亮的邊角也會成為噩夢。“大屏手機采用比較直的邊角在某種程度上是讓人不舒服的,”Amit說。“如果你嘗試用拇指去點屏幕時,那個角就會戳到你的手掌。”